今天全国多地出现罕见的连续高温干旱天气,浙江很多县市出现超过40摄氏度的高温。连续21天的高温晴热天气,温州市各地旱情越来越严重。目前全市近200万农村人口供水形势严峻,如两周内再没有降雨,温州市饮水困难人口预计达到23万。而目前,部分偏远山区、海岛村已采取限水、调水等措施。不过,全市大中型供水和灌溉区的供水保障率还维持较高水平,约600万人目前吃水无忧。
苍南文成泰顺供水困难最为突出
目前温州市供水出现困难的区域,主要是采取分散式供水的农村村居和山区村,其中又以苍南、文成和泰顺等地较为严重。苍南7月中旬以来降雨不足10毫米,日蒸发量却达到5.1毫米以上,致使山区水库山塘、平原河网水位急剧下降,蓄水量锐减。据统计,该县农作物因旱受损7.7万亩,成灾2.4万亩,绝收0.18万亩,直接经济损失达3600万元;文成县从7月1日至8月7日以来,县城35℃以上高温日数已达28天。全县受旱面积为9.75万亩,占耕地面积的67%,农村饮用水紧张,目前已有1.26万人用水困难;泰顺县受灾农田达18000亩,牲畜1.3万头,全县9镇1乡中,除罗阳、百丈和竹里外,其余7镇均已出现间歇性供水。
损失发电效益先保障居民饮用水
幸好,分布全市各地的大小“水缸”,依旧能保障大部分市民的生产和生活供水。据了解,温州市珊溪水利枢纽在7月生活供水量达到2463.88万吨,日均79.48万吨,应急抗旱放水10多次,用水257万吨,灌溉面积6万亩。目前,珊溪水库水位为131.6米,蓄水量为2.5亿立方米,可以保证市区居民3个月的用水。市公用集团也积极向省电力调度中心申请,以满足下游供水需求为原则的放水发电。
做好抗旱准备,保证不低于一月供水量
据悉,温州市已初步形成水利基础设施体系,共建成水库293座,其中大型水库1座、中型水库18座。为了发挥这些“水缸”作用,我市通过引供水工程“远水解近渴”。乐清市的柳白片区,今年通过来自楠溪江引供水工程的供水,已不似往年那样陷入缺水窘境;平苍引水工程上安出水口和曹村退水口每天供水,为瑞安市马屿镇天井垟的5万亩农田提供了23万立方米的供水。洞头大陆引水工程,则解除了海岛居民供水之忧。此外,我市还实施了珊溪水利枢纽平苍引水工程,目前该工程已经具备供水条件。
面对越发严峻的抗旱形势,市防汛指挥部要求各地加大排查,及时掌握旱情动态;算好“水账”,不仅要了解全区域的供水情况,更要到村居实地调查供水细账;完善应急预案,做好“抗大旱、抗强旱”的准备,保证辖区内不低于一个月的供水量。